首页 > 热点资讯 > 集雅观点集雅观点
  • 何光锐:声价重抵璧与琮--寿山石作为收藏品之独特性及其市场现状

  •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4-5-28 17:52:14
  •       “吾乡寿山韫奇石,声价重抵璧与琮”,这是清代闽县人曾元澄在一首诗中对寿山石的由衷赞叹。近年来,伴随国内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寿山石雕已经由一个地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逐渐融入全国性的艺术品市场。其标志有二:一是寿山石的主要收藏区域从以往的福建本地和台湾、东南亚地区,扩展到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济南等大城市,甚至连西部地区都出现了经营寿山石的商家,其中上海和北京成为福州之外的新的收藏中心;二是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瀚海等艺术品拍卖业巨头,都已经在每年的春秋季大拍开辟以寿山石为主的国石专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寿山石雕工队伍达到万人之多,拥有一批国家级大师和省级大师,大师数量在全国各个工艺美术门类中居于前列。由于行业趋旺,吸引新的人才进入,包括许多美术院校的毕业生。雕刻风格摆脱过去单一的民间工艺样式,出现路径多样、流派纷呈的局面。每年各种展览、评比、交流活动数量众多,收藏与创作、市场与学术之间的双向互动也逐渐开始形成。
      2003年福建省民间艺术馆举办第一场寿山石拍卖之后,寿山石出现二级市场,改变了以往纯粹民间私下流通的状况,让寿山石开始“有行情可言。眼下寿山石的流通渠道正趋于完善畅通,已经形成了从地摊集市交易,到店铺、会所,网络交易,藏家交流会,再到拍卖会的多层级的市场体系。在原产地福州,大规模的交易中心已超过10个,店铺数量达3000家左右。拍卖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年成交金额由2009年的数千万元发展至2011年的数亿元,2011年秋拍期间,国内寿山石拍卖专场达20余场。在这一背景下,寿山石的价格也一路攀升,2011年成交价格在千万元级别的田黄石就有8件之多。
      笔者在从事美术评论与艺术品市场研究之余,也是一名寿山石爱好者,因而在收藏过程中,常常拿寿山石与其他艺术品门类进行横向比较,经过梳理,将寿山石作为收藏品的独特性和优势总结为如下七点:
      一、资源稀缺性。寿山石作为“四大国石”之首,已归入宝玉石系列,其材质本身具有价值,且目前资源已面临枯竭,总体存世量有限。因此寿山石作为一个收藏品种,具有突出的保值和“避险”功能,即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也没有出现价格下跌;
      二、审美直观,鉴定容易,收藏进入的门槛低。作为一种天然矿物材料,与其他艺术品相比,作伪难度高,即便作伪也容易识别,而真伪鉴定问题恰恰是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而且,寿山石天生丽质,细洁通透、五彩斑斓,往往令初识者一见倾心,久玩者欲罢不能;
    三、独特的把玩功能。“把玩”是中国所独有的传统悠远的文化现象,而温润凝腻的寿山石无疑是最佳的把玩对象。书画等艺术品只能服务于一套神经系统,而寿山石能够同时服务于视觉和触觉两套神经系统;
      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寿山石于元、明之际作为篆刻材料被文人书画家发现,直接带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第二次高潮--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明清流派印潮流。此后,寿山石还成为历代帝王用印的主要材料,所以,宫廷艺术、文人情怀和民间趣味,是寿山石文化的三条主要线索;
      五、“用刀如笔”的雕刻传统。寿山石“柔而易攻”,硬度恰到好处,质地均匀细密,是一种最佳的雕刻材料,其妙处在于可以不依赖机械,用一把刻刀自由抒发创作者的情感,艺术表现的细腻程度超过其他任何材质;
      六、品种繁多,变化丰富。据统计,寿山石见诸文字记载的品种多达200多种,每个品种又有质地、色彩、纹理的无穷变化,几乎自然界所有的色彩在寿山石上都能找到。可以说,每一块寿山石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生命的。因此,收藏寿山石不存在“审美疲劳”的问题,对于爱好者而言,最好的寿山石总是“下一个”;
      七、体积小,便于保存、携带、把玩、交流和展示。藏家之间相互的交流和“炫耀”,是收藏的重要“动力”和乐趣所在,但书画、瓷器等艺术品在携带和展示方面远不如寿山石来得方便。
      几乎所有的新人在进入寿山石收藏之前,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寿山石已经这么贵了,以后还会增值吗,市场有没有存在泡沫?”
      其实,这里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需要理清。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中国艺术品门类都出现了千倍以上的“惊人”涨幅,然而,站在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这个涨幅只是完成了一个恢复性的“补涨”行情。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定历史时期,所有的文物艺术品都被“打入冷宫”,处于“零价值”甚至“负价值”的状态。而放眼长远,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追求实际上才刚刚起步,艺术品价格仍然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具体到寿山石,从几个侧面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市场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
      首先,寿山石价格的一路上升,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所推动的。一方面随着寿山石文化的传播,收藏队伍呈几何级扩大,另一方面,资源日益枯竭,量产时代早已成过去,眼下只有极少数的石种还有零星的出产量。寿山石收藏热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台湾收藏家推动,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出现停滞,从2000年后,大陆市场启动,寿山石开始从台湾回流,近两年回流数量也急剧缩小。
      其次,由于寿山石存世量少,“盘子”小,尚未出现机构和“热钱”的进入,藏品分散,因此价格上升是一个自然、稳步、健康的过程,用于购买寿山石的资金多是沉淀下来的“闲钱”,因此不存在“泡沫”问题。
      此外,从收藏理念的成熟程度判断,除了礼品馈赠占据市场的相当比重外,大多数的收藏者停留在“玩材质”的阶段,当前寿山石的价值承载主要仍由材料价值体现,而文化艺术含量才是艺术品的核心要素。随着精品收藏理念的提倡,与工艺内涵的挖掘,寿山石未来还可以打开无限的价值空间.
      根据多年的观察思考,以及与业界人士的探讨,笔者以为,寿山石市场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价格上涨主要由经营性资金推动,行业队伍迅速扩大,各地区数量众多的商铺本身对寿山石作品形成“刚性需求”;第二个阶段,因看好寿山石市场的未来趋势,投资性资金逐步进入,成为市场的主导;第三个阶段,真正以收藏行为为主导,实力雄厚、品位高雅的收藏家作为“终端消费者”,在拍卖会(二级市场)上互相竞逐,寿山石作品的价格不再有确定的标准,而由稀有程度和个性化喜好所决定。
      目前的寿山石市场,正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