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集雅观点集雅观点
  • 何光锐:外行与内行

  •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4-5-28 17:47:14
  •  

             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他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相反相成,既相互对立又可以相互转化。
      对于玩石头而言,就没有绝对的内行和绝对的外行。
      内行看门道,所谓的“门道”包含了一些概念、知识和经验,但可能同时包含各种各样的成见和似是而非的“伪知识”。当你面对一块具体的石头时,这些成见和“伪知识”也许会干扰,甚至蒙蔽了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有“无知者无畏”的外行,才可能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迸出一句令人吃惊的真理来。
      举个例子说吧,田黄,寿山石乃至印章石中的“无上至尊”,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从矿物学的角度,田黄无非是一种地开石,它的可贵之处,剥离了附加其上的“皇家色彩”,就剩下那种独特的温润感。如果连“温润”二字也不具备,它还是好石头吗?然而,又有几个玩家敢讲田黄的“坏话”?敢于像一个外行那样,承认一块粗劣的田黄在美感上还不如一块优质的焓红呢?
      撇开鉴赏不论,即便从收藏或者投资来看,内行也未必比外行更有优势。
      几年前,笔者的一位朋友,为了收藏名家篆刻,准备购买一批印章石。他对石头纯属门外汉,但他也有他的简单标准:色彩好看,质地通透,个头大,无裂格。为了不挨“宰”,请了一个“专家”作向导。但以他的资金,和他的那些标准,要想买到足够数量的寿山石印章,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时,他发现市场上巴林石乏人问津,物美价廉。于是决定转买巴林石。
      然而在当时看来,这样的“傻事”怎么能去做呢?但笔者的这位朋友意志坚强,在“专家”的不断阻拦和打击下,仍以充满“水分”的价格,如数购进了堪称上品却被内行讥讽为“坐火车来”的“老巴”。
      这件“傻事”的结果是,该朋友的巴林石如今“一不小心”升值了数倍:而那位“专家”仍在地摊上为一些并无魅力可言的寿山石与摊主争胜于毫厘之间。
      内行从不缺少“知识”,却往往缺少常识。
      笔者以为,关于寿山石的常识起码有这么几点:一、寿山石有价值是因为它是一种宝石;二市场上的寿山石只有一小部分是宝石,而大部分仍是顽石;三、宝石与顽石的主要区别是纯净、通灵、细腻。而这一点与品种是否名贵稀罕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内行时,就可以不时地温习这些常识。
      只有常识,才能帮助我们从小胡同和牛角尖重新回到大路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