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集雅新闻集雅新闻
  • 让传统回归再生

  •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4-5-28 17:23:45

  • 春+50×45cm
                          如今或许该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回归东方审美的时代了。近几年中国的艺术家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与过去从某种政策或社会需要出发利用传统艺术不同,现在的艺术家开始从现代视角出发保留最美的传统元素,让传统得到再生的魔力。

      传统绘画在今天的发展,不会也不能够限制它同母所生的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发展,更不能阻碍新的画种的出现。今天,许多有眼力的艺术家从文人画之先的汉唐工笔、壁画、原始绘画等门类和西方绘画的精神中找到了它们的现代价值,这种貌似“回归”、“洋化”的开掘,正给中国画带来了新意和生机。既然先人创造了一整套完美的绘画形式和方法,后人未尝就不能在顺其道而行之的同时,再广其道而行之,进而反其道而行之。网开一面,网外自是另一番天地。

      这既不是传统的简单继承,又不是泼水泼掉了孩子;既不可能全盘洋化,也不再是唯我独尊天下第一。而是将传统中合理的内核提纯出来,注入现代东方人文化观念的血清,以建构中国的现代绘画。融合不是目的,却将提供多样可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起步,融合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中国画体系让传统再生。

      传统的自我更新

      “现代”是不断迁延的新的时代概念。范宽在宋代是属于现代的,而在今天却是古典的;齐白石在当时是现代的,在今天也已经变为新的传统。因此,现代在本质上是当代的中国画的现代形态,是中国画在当下的表现,而并非环球最时髦最摩登的艺术样相。现代形态不是传统形态的完整的复制,而是对传统形态的不同程度的变革和反叛。

      如新工笔是传统工笔画在当代文化背景中发展的一种风格倾向,它沿着融合文学、书法、哲学、诗兴语言的轨迹深入,吸收了东西方新视觉艺术语言的元素;而传统工笔画追求用笔生动、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逼真。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家们不断地在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加以创新,也就说传统的东西只有与现代生活和艺术发生碰撞,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也许能在中西图式的美学冲撞中,找到互译的救赎方式。

      上个世纪初,欧洲绘画传入中国,对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到工笔画方面,主要是造型观念的改变,借鉴了西画的写生方法,人物画创作尤为突出。因为水彩画与工笔画从材料和工具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艺术家们逐渐将水彩画的一些表现技巧融汇进了当代工笔画。在表现内容方面,当代工笔画也突破了山水、花鸟和人物界限分明的做法,将三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使传统的工笔画在表现内容上有了广阔的空间。工笔画最鲜明的特点是笔法细腻,表现生动逼真的物象,西方古典油画也具备这一特征,因此当代工笔画也表现出了这一特征,特别是通过细腻的渲染,表现出立体感油画的效果。

      但令人担忧的是,在青年人笔下的中国现代艺术史,基本上是西方流行了百年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移植史。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艺术家们就对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流派学习了个遍,仿佛我们一直在以“小学生”的心态在给西方交答卷,我们仰着头膜拜他们的艺术,小心翼翼地模仿着他们的色彩、布局和技巧,仿佛只要我们的艺术能和现代挂上一点钩,那就是优秀的。

      中西文化的关系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学的对比中,中西文化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融和吸收西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必要条件。

      艺术对传统的继承,是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和对传统技巧的掌握;而对传统的开拓即绘画里的现代元素,则反映了艺术创作对时代的顺应和对创新的诉求。可见艺术创造是在传统基础上和时代背景中的创造,是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

      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极具诱惑力的词藻,在文化开放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能力陡增的今天,决定了千差万别的艺术创作方式,以及艺术家对传统和现代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同样是中国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传统=课本+老师

      大多数人对传统的理解局限于出生的时代给予的影响和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在记忆里,从小老师告诉我们的美德,父母和社会教会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传统;女子笑不露齿是传统,大家闺秀足不出户,含蓄端庄是传统,传统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每一寸领域。甚至在大学里老师教授的绘画技法是最传统的“勾、皴、点、染”中国画技法,强调用笔、用墨,要求设色重视随类赋彩,中国画课临摹敦煌壁画时那些长长的线条被要求流畅有力,越接近原作越好;严格的苏式的素描基础训练要求我们在素描课上明暗,透视,比例线条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工笔画课直接传统到除线条表现力外谁渲染的越仔细谁就越优秀。时代决定了我在年轻时接受的是最传统的教育和训练。

      那时能看到的大多是留苏回来的在校教师的作品,大家公认他们以50/70年代苏联艺术家的作品为标准的画法技巧是最优秀的,这是最传统最正规的学院派。当时鲜有机会看到毕加索,达利的作品,更没电脑上网查获一切所需的资料,我们信奉的传统就是课本和老师。
     魅力东方+78×46cm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那时候接受的教育是: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这句话说的是在书法创作中,既要观察、体验、领悟客观事物、景物,又要观照、体验、注入主观思想情感、想象意趣,这在任何领域的创作都应该是通用的。

      注:此处旁边可像上期一样加上名言"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也."刘熙载《艺概.书概》

      官场有句套话叫"走出去,请进来"这恐怕是对"观物观我"最直白的解读。“物”者何也?自然也。“走出去”对于学好艺术是不可缺少的,"走出去"观物,是一种外倾的活动,是对自身精神、修养的补充。走出固守的观念,到陌生的领略去感受,去拓展眼界,舒展心胸是艺术灵感和内容的活水源头。

      大书家们告诫后学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临帖”,这话不假也不错,也是一句最不负责任的话。持这种观点者把自己和别人局限于一个狭隘的空间,面对熟悉的碑帖,眼里仅有为写字而写字,终老碑帖而不能自拔。可见挥毫也要求新,不能只是倚仗字面工夫。绘画亦如是,一味的的模仿只会让自己陷进瓶颈难以自拔,正如白石老人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才是艺术初学者模仿阶段的要旨。“走出去”是广义的,不仅仅是游历,而是要去涉及与字与碑帖之外的其它艺术门类,从中发现与自己所在领域相关的情理,然后通过内化,悟出与技法有关的通变因素,豁然开朗、技艺大进。

      何为“请进来”的观我呢?唐朝著名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经典理论,应该是最好的解答。“造化”者,是指大自然的创造化育。艺术家必须向世间万物学习,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把握、体悟,从大千世界中汲取创作元素和艺术灵感,这就是所谓“外师造化”;但仅仅如此还不够,他还必须用自己的才情、个性对摄入胸中的世间万象进行加工、创造,这就是所谓“中得心源”,在此基础上,才能创作出源于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作品。

      注:此处旁边可像上期一样加上名言“善学者乃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自然。”(张怀瓘:《书断》)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