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拍卖专区 > 拍卖行情拍卖行情
  • “调整之年”的后拍卖时代

  •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3-6-11 11:17:10
  • 2012年,中国的拍卖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有20年历程,而2012年对于中国的拍卖行业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结点。种种变化预示着2012年是该行业重要的“调整之年”。这一年,国内的艺术品拍卖行业不仅经历了各项指标数据锐减的洗礼,更迎来了国际老牌拍卖公司的进驻和内地拍卖行的外出;在这一年,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不仅在政策、法规上出现调整、变更,行业里更是首现拍卖公司合并现象。而这些变化共同构筑了国内拍卖行业的此轮调整期。
     
     

     数字锐减的洗礼


        对于拍卖行业的此轮调整程度到底如何,也许从数据变化角度看,才能显得更为直观。据雅昌艺术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
    2011年秋季开始持续呈现回调态势,2012年秋拍成交总额同比2011年秋下降31.23%,共成交294.4亿元人民币。2012年秋季举办拍卖会的拍卖公司数量、总拍卖会数、专场数、拍卖作品数量、成交数量,及不同价格区间的作品数量等拍卖指标相比,2011年秋季均呈下滑态势。2012年秋季参加拍卖的公司数量为283家,同比减少12家;拍卖会的数量为367场,同比2011年秋拍减少了42场;专场数量同比减少了348场,为1361场。

    在如此的市场格局下,调整期内的广大藏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可供上拍的艺术品标的出现锐减。尽管在2012年下半年各家拍卖行使出浑身解数在海内外进行拍品的征集,但是艺术品的上拍量和成交量相比,2011年秋季均出现数据上的锐减。据雅昌艺术网统计,2012年秋季艺术品上拍数量为292433件,同比2011年秋季减少54814件,降幅达5.79%;成交129540件,同比下滑8.78%2012年秋季,中国艺术品拍卖除了在总体规模上的缩减,中国书画、瓷杂、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流板块的市场规模同比2011年秋季减少了128亿元人民币,为248.18亿元人民币,占2012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的84.30%。同比2011年秋拍,中国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份额下降,瓷杂份额有所提高。尽管中国书画依然为市场份额最高的拍卖品类,总成交额为142.18亿元人民币,占2012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的48.29%,但是相比2011年秋拍下降低了11.04%。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的市场份额同比2011年秋拍下降了0.33%,市场份额仅为8.29%。并且与2012年春季相比,除港、澳、台地区之外,其他地区该板块市场份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京津地区以下滑5.85%的幅度成为最大降幅区域。

     

     行业特性调整为必然

    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在经历了20年发展之后,2012年似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阶段,而在去年底的多场艺术品投资论坛中,“调整”一词也是众多市场人士概括当前艺术市场行情最多的词语。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甘学军认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是一样且不可重复的,资本介入市场后带来的井喷、膨胀式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未来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而市场在此时步入了调整期,也意味着该行业变革阶段的来临。

    对于目前拍卖市场处于调整阶段,甘学军表示:“市场的调整实际上是市场在理性地回归。因为多数人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并不悲观,所以对当前的艺术品市场的调整也不是悲观的。”在甘学军看来,现在的调整是蓄势待发的调整。在这样的模式下,只要进行更多积极的开拓,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空间将比从前更具想象力。

    回归到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角度看,它会随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有着自身的盈亏规律。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收藏,其调整转变的过程有一定的周期,在多数的 市场人士看来,适度的周期应该是57年之间:例如2005然后春拍中傅抱石作品《毛主席事迹册页》,当时以180万元的底价起拍,最终以1980万元成交。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一直在藏家手中收藏,直到2011年春拍在北京翰海拍至2.3亿元。所以,拍卖市场中的拍卖标的本身作为稀缺资源,在调整的过程中会有高涨期,甚至也会出现平稳及下滑的时间段。

    对于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为何出现如此深度调整期,曾经就职于中国拍卖协会,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王凤海有着自己的见解:就拍卖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角度而言,从1994年到1998年,国内主管部门针对整体拍卖业的方向规划主要以“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从严审批,适度发展”为主。因为拍卖在中国毕竟是一个特殊的交易方式,没有完全放开,所以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在战略上有自己的规划。但在之后拍卖行业主管部门频繁的变动,从内贸局转到经贸委,没有再提出整体的规划。包括商务部最近出台的拍卖管理办法》,实际意义并不大,我们更应该出台拍卖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具有颠覆性的政策法规。“从整体上看,我感觉国内现在的拍卖业一直是在盲目发展,我在自己撰写的《我对中国拍卖业的认识及思考》中曾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这是一个褒义词,是鼓励改革发展,但是一个行业摸索了20年仍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就不再是褒义词了。目前该行业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战略思考,只是走到哪儿算哪儿,盲目地发展。”王凤海表示,由于行业盲目地发展,因此里面就掺杂了太多不规范的东西,导致市场上出现泡沫现象。随着过分的投资变成投机,价格的虚高,成交的虚假,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调整期定属必然。

    另外,在王凤海看来,拍卖行业调整期的出现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各方面信用的相互作用有着必然关联。首先,国内当前的投资渠道非常窄,房地产与股市的不景气所导致的恶劣经济环境,必然会牵扯到艺术品收藏,导致现在拍卖行业的虚高。其次与行业内一些不规范的运作有一定关系,市场里有很多人自买、自卖,假拍、拍假,这导致了参与人群对市场的怀疑,缺乏信心。最后,由于艺术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介入加大了行业每次调整期的深度。王凤海反对把艺术品拆分成商品实物,艺术品在本质上不是消费品,它的真假是很难辨别的。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一件艺术品能够始终保真。艺术品的鉴定只有3种方式:专家的目鉴、文献的佐证、仪器的辨伪。专家的目鉴靠自己的眼睛,没有100%准确;文献佐证,乾隆时期的《石渠宝笈》所著录的作品,不见得都是真品,《石渠宝笈》成书时就有23张作品有争议,同时还有很多真品也没有收录在《石渠宝笈》中,例如《富春山居图》。仪器辨伪可知纸、墨是什么年代,但是作品是谁创作的仪器检测不出来。所以在这3个方面的鉴定都不完全可靠的情况下,让拍卖公司保真拍卖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的虚假鉴定、炒作,导致人们对该行业的不信任。这也是目前行业调整的原因。

     

     “调整”意义何在

     

    对于拍卖行业而言,市场的调整更利于行业内拍卖企业的优胜劣汰,促使拍卖行业朝高、精、专的方向发展,而拍卖行业的这种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在法国巴黎公社运动之前,法国国内的拍卖行业也非常发达,但是由于巴黎公社主张绝对的平均主义,让法国众多的拍卖行公司破产,从而使后来的英国伦敦成为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心。英国国内有很多拍卖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变迁,一些运作得比较规范、实力比较雄厚的拍卖行规模越来越大,如苏富比与佳士得已经成为拍卖行业的领军者,其他的拍卖行则逐渐面临洗牌。

    在国内拍卖行业处于调整期的当下,行业内的拍卖公司同样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曾经传统、早期的茫卖行有的逐渐成为行业领袖,也有的逐渐被市场浪潮所淹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后起新秀。去年底北京匡时与上海恒力合并重组似乎更能表明市场调整期对于拍卖行业的影响。双方通过借助各自的品牌优势、地域优势、经营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此举也许在市场处于调整期时不乏为一种合理的应对策略。那些靠收目录费、鉴定费,故意卖假货的拍卖公司在调整期会难以维持,靠赝品吃饭的拍卖公司生存会变得更加困难。而市场每一次经历阵痛、调整期都是将赝品更多地洗出市场的过程,拍卖市场中的一些乱相将会在市场调整中,借助市场杠杆作用逐渐地被调整和消除。收藏家包铭山曾经发表过两个70%的理论:“中国的市场应该在3年间关掉70%的拍卖公司,剩下的30%再淘汰掉70%的拍品,这样才健康。”匡时与恒力合并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趋势,这有利于减少对拍卖资源的浪费,也能带动减少市场上混杂的现象。

    另外,对于每家拍卖公司而言,调整期内适时的调整经营策略也不失为上策。王凤海表示:“2013年会有很多艺术品拍卖公司将不再拍卖艺术品,据我目前了解的就有四五家。当然,通过资源整合,会有一部分新兴拍卖行,只拍近现代书画,或者只拍当代油画等各个方向,市场目前所面临的是专业性的整合。从美国2005年统计的数据看,美国国内的拍卖行大大小小有8000多家,但是每一家拍卖行都靠自己的专业方向‘活的很滋润’。而目前国内有几家拍卖行可以同时囊括多种艺术板块类别,所以我国的拍卖公司也应该向着适合自己的专业性方向整合,像博观拍卖行目前只拍珠宝,这样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而从近两年的拍卖情况看,调整期内的拍卖行分工细化的特征也逐渐明显,正如北京艺融拍卖公司原业务部总经理蒋伟所言:“在市场低谷中依然坚持综合性拍卖路线已经不合时宜。现在这个市场阶段,粗放经营已经过去,必须细分市场。”而事实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拍卖公司不断地专业化必然成为发展趋势,只有在发展中定位清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培养出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例如,近几年中国嘉德的明清古典家具、陈设精品让众多藏家对其充满期待;杭州西泠拍卖在文房雅玩、篆刻砚台等方面形成优势竞争;而东南拍卖行则在寿山石、当代工艺等方面下足功夫。所以拍卖企业未来打造自身特色且质量较高的非主流拍品专场,或许将成为日后拍卖市场的发展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