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互动 > 收藏知识收藏知识
  • 人皆称"善",声名远"伯"—善伯石

  • 作者: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4-3-11 15:11:30
  •        善伯洞石寿山石出产于福州市北部约30公里的寿山村,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计有100多个品种。善伯洞石又名“仙伯洞石”,属于山坑石的一个品类。矿区位于寿山村东南面的善伯山,与月尾峰相邻,与都成坑山隔溪相望,这里树木较多,景色秀美。

      善伯洞矿脉出产善伯洞石、月尾石,与其相邻的旗降仔山出产善伯旗石. 
      善伯洞石的特征与品种:善伯洞石的特征很明显,质地晶莹脂润,蜡性较强,半透明或微透明,富有光泽。老性善伯洞石中人金砂点,有的石中有粉白色的色斑,俗称“花生糕”。善伯洞石的质地微坚而又带有韧性,所以雕刻凿坯时比较吃力,修光时下刀石粉的颗粒较大。善伯洞石的色泽很丰富,有黄、红、白、灰、紫黑等色,单色或多色交融,色界分明。按色相可分为红善伯、李红善伯、白善伯、黄善伯、红黄善伯洞石等。黄善伯有通灵与不通灵之分,以蛋黄色最为珍贵。红善伯色泽有浓烈与浅淡之别,浓者赤如鸡冠,淡者朱砂点点好似桃花初绽,很是迷人。白善伯质地纯洁者与芙蓉石十分相似,可与白玉媲美。灰色善伯较少,前人形容其如秋梨,可见其石质极细润。紫色善伯之色令人联想到茄子之皮。按质地又分为老性善伯、脱蛋善伯、新性善伯、善伯尾等。质地纯洁明粹者为上品。
      老性善伯洞石历史上开采善伯洞石的规模都很小,石农多在农闲时开采,产量很少。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海内外“寿山石热”的兴起,石农才花大力开采,出产了一批体积不大而质地上乘的善伯洞石。将石材置于阳光或灯光下观察,可发现石的肌理中有细小的金砂点,耀眼闪亮而饶有韵趣,俗称金砂地,又称金银地。这个时期出产的善伯洞石质地与色泽最好,石农称之为老性善伯洞石。
      脱蛋善伯洞石在开采老性善伯洞石时,发现有些卵状矿脉,或夹在围岩中,或散落在矿洞的附近,有洞产与掘性独石之分。这种卵形善伯石的外表与内层的色泽不同,有“银裹金”或“金裹银”等,即外白内红或外红内白,还有外绿内红或黄者。其外层石的透明度较强,往往能透出内层的蛋黄之色,所以石农称之为脱蛋善伯洞石。这种石材块度不大,质地十分脂润细腻,肌里多有金砂点,偶有“花生糕”。掘性脱蛋独石的外表有被砂土侵蚀氧化的痕迹。
      新性善伯洞石 20世纪80年代后期,善伯洞又陆续出石,块头虽较大,但与老性善伯相比,质地与色泽都稍显逊色,没有老性善伯的特征金砂地,而且格纹较多,多有白晕点,表面时有小“蛀洞”。为了与老性善伯区别,石农称之为新性善伯洞石。由于新性善伯质松多格,石民商贾多会用油涂养,石材会好看许多,所以又称油性善伯洞石。
      善伯尾石又称月尾仙石,产于善伯洞与月尾山之间的山坳。1989年石农黄光胜与人合股,从善伯老洞往月尾石矿方向采掘,继之黄光通、黄老候,王忠相、黄日贵等也合股凿洞开采,1991年开始大量出石,其色泽与质地界于善伯与月尾石之间,石质细嫩半透明,色泽明丽,具有黄、红、白、黑等色,微带绿意,浅绿之间时泛微红,矿洞愈近月尾矿脉,所出之石的绿味愈浓。石中有“花生糕”与白晕点,无金砂地。这个矿脉不但产量多,而且块度也较大,但是粗质的较多,优质的较少。
      近年,善伯尾矿洞又出了一种新石,具有善伯洞石的黄色泽,带绿味,半透明,特别是肌理中透出如水草一样的纹样,蜡质强,磨光后光泽度好。